多年以來,中通國脈以敢闖敢為、善融善創、勇于擔當的作風,凝聚成一股強勁的力量,在市場上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圍繞中通國脈轉型發展的成功經驗,近日,吉林日報、吉林人民廣播電臺、吉林電視臺、中國吉林網、新文化報等省內多家主要媒體對王世超董事長進行了專訪。
2月12日,《吉林日報》在二版要聞版顯要位置刊登了介紹中通國脈成功經驗的文章:《厚植吾土 再發新枝》——
《厚植吾土 再發新枝》
作為一家擁有70年發展歷史的老牌企業,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可謂吉林省經濟發展的見證者。
70年故土難離,70年風雨共歷。對于中通國脈這樣一家“土生土長”的吉林企業來說,2018年注定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嶄新開始。隨著全省兩會閉幕,吉林未來五年發展大幕徐徐開啟。投資興業的熱潮席卷白山黑水,讓這個冬天格外溫暖。
70年,在歷史長河中只是一瞬,而勃興的拐點往往就蘊藏于這“一瞬”之間……
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是吉林省郵電工程局,始建于1947年;2006年,國有資產全部退出,改制為股份制民營公司。經過十年努力,企業于2016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公司以承擔通信網絡工程的咨詢、勘察、設計與施工建設及通信網絡系統運行維護為主營業務,同時兼營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建設及有線電視工程的安裝與服務。
對于中通國脈企業來說,2016年掛牌上市是企業幾十年發展歷程中的重要轉折點。而這背后,既有企業上下的團結一心,奮力拼搏,更有家鄉吉林這一堅強后盾的種種支持。
“企業改制以后,經營生產面臨著一些難題,吉林省政府各個部門給我們提供了很大支持,使我們能夠克服困難,順利發展。”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王世超說。而企業在上市過程中得到的扶持,讓王世超的記憶尤為深刻。
“在推進企業上市過程中,省政府各部門給予了我們很大幫助。比如金融辦、證監局、省通信管理局的工作人員,都多次到我們企業現場調研、辦公,幫助我們解決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聚焦當下,中通國脈企業正逐漸由通信基礎網施工向高科技互聯網、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領域轉型發展。
對于一家高新技術企業來說,人才無疑是最強勁的發展動能。隨著全省兩會勾畫出未來五年發展藍圖,一系列人才新政釋放出強烈信號:人才興省,勢不可擋。
中通國脈企業現在擁有一支知識全面、技術精良的員工隊伍。而持續吸收人才,將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我省最新出臺了引進人才的優惠政策,這讓我感到非常振奮,因為將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匯聚到我們省和我們企業,形成巨大的發展優勢。”
作為吉林一家老牌企業的掌舵人,對于我省未來的發展,王世超更有一份休戚與共的深情。“我們吉林省過去是國家的重工業基地,曾經為國家建設作出重大貢獻。現在,科技對我省經濟發展的貢獻率仍然很高,我省大學生、科技人才比例在全國也名列前茅,這些都是良好的轉型發展基礎。”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吉林的經濟形勢進行了認真、深刻地分析,同時也出臺了一系列有力措施,這對我們吉林省經濟的發展將起到很好地推動作用,也為我們企業引進人才、轉型發展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軟環境。我對我們的企業和吉林省的未來都充滿信心。”王世超說。
記者手記:見微知著,一葉知秋,一家企業的發展歷程往往蘊藏著強勁的時代脈搏。轉方式、調結構,培育全新支柱產業……在我省經濟轉型過程中,有許多像中通國脈這樣“土生土長”的吉林企業,敢闖敢為、善融善創、勇于擔當,凝聚成一股股強勁、磅礴的力量,助推我省經濟破局“二人轉”,構建發展新格局。而大力扶持這樣的企業,更加詮釋出我省轉型發展的堅定決心和清晰思路。優化營商環境,出臺人才新政……未來五年的發展藍圖徐徐展開,氣勢磅礴的卷首語已然寫就。以時間丈量廣度,以深情承載厚度,黑土地上投資興業的傳奇說也說不完。吉林發展前景可期,黑色沃土生機涌動,讓我們拭目以待。
同日,中國吉林網刊登了專訪:《中通國脈董事長王世超:吉林是個干事業的地方》——
《中通國脈董事長王世超:吉林是個干事業的地方》
上市公司作為資本市場的主要力量,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所屬區域內發展效應也是巨大的。
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2月2日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作為省內主板上市公司,擁抱資本市場后,企業步入發展快車道。
一家扎根吉林的上市公司背后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對于未來發展又有著怎樣的信心?11日,吉網、吉刻APP記者專訪了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世超。
王世超,一位獲得諸多榮譽稱號的“50后”。當天的采訪,在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南湖大路6399號會議室進行。而他的話題,從公司那年那事兒開始……
“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原名吉林省郵電工程局,公司始建于1947年,是一家有70年歷史的國有企業。”王世超回憶時說,2006年4月,根據國資委859號文件及網通集團“主輔分離、輔業改制”的相關政策要求,國有資產全部退出改制為股份制民營公司。
新體制,新市場。
和所有的改制公司一樣,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重新上路。
“公司從改制以后,由國有企業變成了股份制民營企業,經營生產當時面臨一些困難。看到公司有了困難,吉林省多個部門給予了很大的支持,最終使企業能夠克服困難順利發展。”對于這一段經歷,王世超至今心存感激。
接下來的時間里,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對未來發展有了更高的預期。
“公司董事會及高管團隊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具有前瞻性地提出,企業要擁抱資本市場。”王世超表示,用資本為企業插上騰飛的翅膀,成了企業的新的目標。
創新發展、資本蓄力。
吉網、吉刻APP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有了更高的目標后,該公司管理層時刻以上市公司的標準要求自己,優化組織結構,提升管理水平,既努力開拓新市場,又內部挖潛,經營指標一年一個新臺階。2014年6月13日公司正式向證監會遞交了《首次發行股票》申請;2016年7月20日,公司通過證監會發審委審核,11月4日,公司拿到證監會發行批文;12月2日,公司在上交所掛牌上市。
“在推進企業上市的過程中,政府同樣給予了很大幫助,金融辦、證監局、包括省通信管理局,都多次到單位現場辦公調研,幫企業解決上市過程中遇到的一些實際問題。”他說,這些舉動,企業每一名員工都看在眼里,暖在心里。
一系列的成長,換來公司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目前,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吉林省通信建設行業的龍頭企業和國家通信建設施工的骨干企業之一。主營業務立足省內,涵蓋聯通、電信、移動、廣電等國內主要通信運營商并涉及政企大客戶,業務范圍覆蓋全國并先后在廣東、南京、內蒙古、遼寧等省市設立了全業務分公司或新業務分公司以及服務機構。
與此同時,改制上市以后,該公司積極調整戰略、整合資源、拓展新業務、繼續新動能,并蓄力海外市場,力爭在國家倡導的“一帶一路”建設中發揮作用、創造價值。
興業在吉林,企業有信心。
在王世超看來,吉林是個干事業的地方,營商環境好,政策力度大。
“今年我省政府工作報告,對吉林經濟進行了認真深刻的分析,出臺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這對吉林省經濟發展將起到一個很好的推動作用。”王世超說,吉林省的大專院校、科技人員每百人的占有率在全國都排在前列,這些都是企業經濟發展的要素。
吉網、吉刻APP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中通國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發展離不開人才支撐。過去幾年中,該企業聚集大批高精尖人才,給企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
“新時代要有新作為,作為吉林省有著70年歷史的企業,我們會不斷創新發展。”王世超說,投資環境好,企業熱情高,對吉林未來發展充滿信心。